(原刊於世界日報上下古今版 2013-04-08)
不是說台灣的原住民族只有口述流傳,怎麼會有泰雅文字的出現呢?
懷疑以前的泰雅族具有文字流傳,是由一位義大利籍神父巴義慈開始的。長年留在台灣的桃園復興鄉傳教的巴神父,和許許多多的泰雅族人成了好朋友;他長期研究泰雅語和泰雅織布圖紋,也從其中發覺有應該有過泰雅文字的存在。
織布上的某些特殊的圖紋,透過特定的人,述說出祖先要傳達的訊息,讓後人能了解歷史。這些圖紋,廣義而言,就是泰雅族特有的「文字」,只是,並非所有族人能解讀這些文字。
可惜的是,原本只有少數人能讀出泰雅圖紋所傳遞訊息的人和能編織這項圖紋的人,都已經走入歷史;如今能解讀泰雅文字的人都已不在了,或許還有人能織出圖紋,卻不知其意,是否真有泰雅文字的存在,已經成為永遠的謎了。
對於文字,我受到現有知識的框架,會將文字和語言連接在一起,總認為文字會有相對應的語言,因此,巴義慈神父的研究讓我有煥然一新的認識,原來文字可以做成不同的解釋,是生動的、活潑的。
對我而言,神父的研究無異為泰雅織布上的圖紋添加了一份神秘,圖紋不只是美麗的象徵,而是負有任務的,縱使無人知道它的任務是什麼,又縱使它的任務無法達成;或許,這份神秘將會是永遠存在呢!
而圖紋本身若有知,想必也是難過的,它負著傳達歷史的使命,如今卻無法達成這使命,無法讓族人們了解自己,也會怨恨自己的失責吧!
相信泰雅祖先們絕對是有很多很多的話要告訴他們的後世子孫,只是因為時空的影響,沒能將這些話、這些事傳下去;泰雅祖先們的心裡是著急的,卻又無奈。
如果有人將這些話、這些事,哪怕只是片段,傳遞給泰雅子民,相信日後的泰雅子民上彩虹橋的另一端與祖先相會時,必能與祖先有著更好的交流。